閱卷老師簡介:李有順,義烏中學語文教師,2003年參加高考語文作文閱卷。 對去年高考作文題的分析 去年高考作文題是根據(jù)《韓非子》的寓言故事“智子疑鄰”引出的一個話題,即感情的親疏遠近和事物的認知。初一看,很有些“辯論賽”或“哲學論題”的味道。根據(jù)閱卷大組的講法,去年高考作文題有三道門檻:一、情感因素;二、認知因素;三、兩者間的關系。為此,去年高考作文的話題就不像2001年的“誠信”、2000年的“答案是豐富多彩的”那樣明確,那樣明擺著題目和觀點,不需要多少思維運動,直接選材就可以寫作。 高考作文選擇哪種文體好 在去年的高考作文中,一些同學暴露出了下面問題:1.部分學生題意不了解。什么叫“親疏”、什么叫“認知”不清楚,東拉西扯,漫無邊際,毫無邏輯。有的同學索性換個題目,寫自己平時寫過的文章或熟知的內(nèi)容。如很多同學就寫“信任”、“寬容”。按閱卷大組的規(guī)定,此類文章一般最高只能是三類文章。也就是說,如果這名同學作文能力確實還好,語言實在不錯,也只能達到36分(作文滿分60分)。具體操作中分數(shù)可能更低。 評析:盡管高考作文的審題越來越淡化,但淡化審題不等于不審題。去年高考閱卷的評卷標準還是分為基礎等級和發(fā)展等級?;A等級分內(nèi)容和形式,各占25分。如審題不正確內(nèi)容分只能拿10~15分。而發(fā)展等級是按基礎等級相應給分。即三類卷最多只能得2~3分。所以審題立意還是很重要的。 2.考生寫作時看不到問題的本源,喜歡拿身邊的一些不需思考的小事作例子,且講來講去就是那么幾個老例子,很少去理性地思考社會現(xiàn)實、問題本質(zhì)。 建議:在課堂內(nèi)外多看一些有理性、有深度的文章,并進行討論,加強思維深度、邏輯能力的訓練。 3.考生作文中的思想比較另類。有些學生不知深淺,在文章中什么都敢說。這樣的文章,結果可想而知。 4.一些學生考前背幾篇名作,高考的時候就套題目。 考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考作文一般都是文體不限??忌诳荚囍羞x擇哪種文體好?李有順說,考生在高考時,選擇哪種文體好,很難說,但他在高考閱卷中發(fā)現(xiàn)的一些現(xiàn)象也許對考生有幫助。 1.記敘文。 平常我們強調(diào)寫記敘文主要把事物的過程敘述清晰、有感染力,讓讀者產(chǎn)生共鳴就行,如果最后來一段議論的話,似乎就有些畫蛇添足的味道。但在高考閱卷中,一個老師平均每兩分鐘就要閱改一份卷,很難仔細去琢磨蘊含較深的主題。 建議:考生要突顯文章主題,要在文章顯要位置點一筆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遺憾。 2.議論文。 在改卷中,很多同學思路、材料陳舊,寫法較老套,但這類文章往往得分不低,為什么?因為按閱卷標準:在內(nèi)容上,這類文章立意正確,有內(nèi)容,觀點鮮明,基本算一類,就算最低也能得21分;在形式上,語言基本通順,有一定感情,屬二類(18分),于是發(fā)展等級相應給4~6分,整篇作文最低也有42分。 3.散文 學生對散文“形散神不散”的特點一般都記得很牢。但在具體操作中,往往會忽視“神”,只求形的“散”。為此,一時天馬行空,或反復詠唱,無甚內(nèi)容。 總結:盡管高考作文“文體不限”,但現(xiàn)實寫作中還需要注意的是要“文體明確”。議論文就是議論文,記敘文就是記敘文,切忌四不像。 |
|本地廣告聯(lián)系: QQ:905790666 TEL:13176190456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汶上信息港
( 魯ICP備19052200號-1 )
GMT+8, 2025-5-16 23:21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